大话钢企:合理抗辩PK非法补贴 |
16日,一纸写着“非法补贴”的诉状被外媒热炒,随后,一声掷地有声的“合理抗辩”从容应对。这就是欧盟委员会和中国商务部关于中国是否非法补贴涂层钢上演的一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戏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儿我们就掰扯掰扯。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在一份尚未公开的报告中认定中国非法补贴中国涂层钢生产商,并建议征收中国涂层钢产品最高达50%的反补贴关税。报告还指出,中国涂层钢材生产商还在土地、水、电力及贷款方面获得了补贴。 就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委会在2012年12月下旬发布了对华有机涂层钢板“双反”调查的披露文件,尽管中国企业和政府充分积极配合欧委会调查,提供了大量详尽的应诉抗辩材料,然而欧委会不顾事实和证据,裁定中国企业高额的倾销和补贴幅度,这种基于不合理调查所作出的裁决,将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了书面抗辩意见,并强烈要求欧方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尊重事实和证据,撤销不合理的裁决意见,终止该案调查。商务部将密切跟踪该案的进展,并保留在世贸组织法律框架下的权利。 一石激起千层浪。假如欧委会报告生效,我国彩涂板企业产品将被迫退出欧美市场,国内彩涂板企业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生产商面临亏损的命运。同时,企业涂层板13%的出口退税没有了,汽车和 白色家电等行业也会躺着中枪。更令人担心的是,此举或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报告可能在欧洲多个行业激起更广泛的影响。 有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假如欧委会报告生效,很有可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国内家电影响不大,因为国内白电 出口欧盟比例不高,反而是贴牌生产的企业因出口欧盟较多而将受创。 事实上,欧盟判断中国通过限制轧制钢出口来补贴国内钢厂的理由非常荒谬,更与之前对中国钢材存在倾销的指责自相矛盾。欧盟在中国涂层钢价格低和限制出口之间建立了错误的因果联系。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价格低,并不是因为限制出口,而是因为国内市场竞争惨烈,去年中国钢企普遍亏损就是明证。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欧盟的做法与其此前指责我国煤炭倾销的说法如出一辙。欧盟在我国煤炭大量低价出口时指责我国倾销,要求我国限制出口。后来我国从环保、资源保护的角度逐渐限制出口,又赶上焦炭价格暴涨,欧盟又指责中国限制出口。 追本溯源,欧委会报告之所以“犹抱琵琶半遮面”,欲出还羞,就是因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欧债危机。在欧债危机的拖累下,欧洲钢铁企业产能过剩,大量减产。回望2012年,中欧贸易摩擦频发。当前,正值中国与欧盟在从太阳能面板到电信设备多个行业领域贸易关系高度紧张之际,这份外媒透露的尚未出炉的神秘报告颇有些投石问路的意思。 中国古代兵法有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对方有何手段,我自有应对之道。但是中国人更讲究“和”。“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都是中国古老的“和谐”思想的最好表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同时,不会据理力争,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欧盟方面应该作出理智的选择,而不能贪图眼前利益,破坏中欧贸易和谐发展的长远利益。 全球经济正进入保护主义的冰河期,贸易冲突残酷激烈。蝇头小利固然诱人,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气才能生财。 来源: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