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扩产不征收 政府是管还是放任? |
来自政府的财政巨额补贴对于凌钢并非首次。就在今年6月4日,公司还收到北票市财政局向凌钢股份北票钢管有限公司下发的政府补贴,理由是“改善企业资金周转状况。”公司称这笔补贴将增加公司2013年度利润总额3180万元。 其实在2012年,凌钢股份主营业务即巨亏3.35亿元,然而,当地财政在年底共发放5.05亿政府补贴助其成功扭亏,实现净利润4358万元。在2011年及2010年,凌钢获得的财政补贴分别为2359万元、1775万元。 即便是亏损数字需要政府的补贴才能冲抵,但是凌钢依然保持了在钢铁全行业亏损形势下的产能大跃进。根据公告,凌钢连续两年获得政府巨额补贴的主要理由是,在凌钢股份大股东朝阳市国资委的主导下,通过两项耗资巨大的技改项目,使得凌钢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产能翻番。 钢企艰难 各地政府去年发放补贴超60亿元 政府不愿放手缘于凌钢多年来都是朝阳市的“支柱企业”。朝阳市财政局上述负责人向网易财经透露,去年整个市的税收为121亿元,凌钢在2012年向该市缴纳的税收总额也只有4.6亿元,但仍是该市最大纳税户。 公司资料显示,凌钢集团始建于1966年,是集矿山、冶炼、轧材于一体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下辖13个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及6个直属分厂,在岗职工达到11500人。 为了帮助凌钢度过难关。6月6日朝阳市代市长于言良还曾专程到凌钢调研,指出“凌钢是朝阳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当前受严峻经济形势影响,凌钢发展遇到了困难……市直相关部门和凌源市政府要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凌钢获得地方政府兜底并非个例。事实上,作为亏损大户的钢铁企业近几年以来都是政府财政的重点补贴对象。 据统计,在沪深两市35家以钢铁作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中,仅去年1年,政府对于钢铁企业的财政补助总额即达到61.457亿元,这一数目为2011年的两倍。其中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6家,补助资金规模最大的为重庆钢铁20.01亿元,最少的也有270万元。 在2010年及2011年,政府财政对这35家企业的补助金额即已分别达到13.43亿元和30.57亿元。 对于这些补贴,基本上来源于地方,也有来自国家补贴,主要方式包括还贷支持以及直接现金的方式,补贴原因最主要为研发以及节能环保两项。 重组反复 当地视为核心企业不愿放手 “今年到现在为止亏损额度大概在1亿元到1.2亿元,目前形势较好,但即使按照现在的情况,若想盈利还得两三年,只能尽量保证不亏”,上述朝阳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凌钢今年的形式。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凌钢股份总债务规模扩至70.90亿,资产负债率高达70.85%。2012年,凌钢股份销售钢材367.4万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1.36亿元,同比下降8.19%。在2010年至2012年间,凌钢的净利润分别为5.96亿元、1.56亿元、0.43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达到73.58%及72.05%。 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5月13日出具的《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2013)》将公司的评级下调,“2012年,凌钢股份虽销售规模扩张,但产品销售价格下滑,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降低,整体毛利率水平下降,盈利能力有所弱化”。 早在2008年,其时产能仅有220万吨的凌钢即因规模过小被纳入重组对象,民企沙钢当时即与凌钢签署了意向协议,但最后因辽宁省政府规划以及沙钢属于民营企业而告失败。 此后,由朝阳市2007年全力招商引进的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并被寄其希望成为凌钢重组方,鞍凌钢总投资总投资为63亿元,凌钢占股25%。然而,未及好事终成,鞍凌钢即在2011年出现近19亿元巨亏,并在次年亏损扩大,深陷泥潭难以自保。 2012年5月,朝阳市决定引进央企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并签署了重组协议,约定港中旅以现金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45亿元) 收购凌钢集团和龙山资产51%股权,其中10%用于标的公司增资。 然而1年过去,今年4月11日,凌钢公告称接到朝阳市国资委通知将终止此次重组,“虽经各方多次洽谈、商讨,但重组进展迟缓,而凌钢集团作为朝阳市核心企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有利于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故决定终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