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持弱 供应加剧 钢市需求尚可 |
在房地产行业自去年下半年复苏、2012年第四季度基建投资项目回升、对城镇化良好预期等积极因素刺激下,下游行业用钢需求明显好转,且钢材出口同比也有较大的增长,钢材出口、内需实际上呈现两旺的现象,然而,为什么钢材价格在春节以后,持续了长达数月的下跌呢,笔者分析认为,最主要的还是钢材供应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因为两会导致钢材需求基本面好转时间节点推后,且需求虽有增长、却暂时未能达到预期中的释放规模所致。 2013年需求面有所好转 但远低于市场预期 虽然进入2013年以来,年初因为全国“两会”、各级政府换届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的需求释放推迟到“银四”的二季度,但整体需求基本面却实实在在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据库存统计显示,截止到6月28日,全国主要城市的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1691.02万吨,较前一周下降35.51万吨,连续第十五周实现去库存,库存下降速度在原本属于传统钢材消费淡季的6月酷暑天进一步扩,明显强于去年同期。实际上,今年的钢材需求基本面是在逐步好转的,但却远未达到预期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的钢铁行业,在产能不断过剩的同时,因为钢厂对今年用钢需求预期过高,导致产量也不断攀升,全国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最高时达到221万吨左右的历史最高位,且数月以来,钢厂日均产量长期维持在215万吨以上较高水平。
用钢需求增速明显放缓 2010年开始,随着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国内整体用钢需求增速也开始走下坡路,产能过剩现象加剧,据调查统计,截止到2013年年中,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不足80%,根据历史经验,产能利用率一旦低于80%,则说明该行业处于萎缩期;而日均粗钢产量却在2013年春节后始终处于210万吨以上高位,供求过剩矛盾成为我国钢铁行业最为突出的矛盾,直接影响国内钢材价格易跌难涨,行业盈利能力降低。 钢铁行业竞争激烈 亏损扩大 据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5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987亿元,同比增长0.74%;实现利润28.37亿元,同比增长33.99%;销售利润率为0.19%,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亏损面为43.02%,同比上升8.14个百分点。从实现利润和销售利润率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因为供应过剩,导致钢厂间、钢贸商之间竞价销售行为加剧,从而直接导致钢材价格进入全面、长期下跌过程,截止到2013年6月底,国内主要品种钢材均价仅为3400元/吨,处于4年来价格低点,再加上较高的成本压力,使得国内钢企亏损不断扩大,且这个趋势正在进一步的扩散之中。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国内钢贸商因为盈利降低或亏损加剧,直接导致近1/3的钢贸商破产或者退出钢铁行业,2013年开始,随着供求矛盾的升级,部分中小钢厂也因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开始出现全面停产甚至倒闭的现象,整个钢铁行业进入较为困难的“冰点”期。 钢铁产能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加快,伴随着对钢材的刚性需求持续增加,国内钢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国钢铁产能从上世纪末的刚刚超过1.2亿吨规模,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超过5亿吨,特别是国家为了应对2008年的经济危机,于2009年开始实行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直接导致包括钢铁、水泥等在内的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截止到2013年年中,预估全国钢铁产能接近10亿吨亿吨,并且还在呈现增加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