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直供求生存 钢贸商面临转型 |
据统计显示,美国钢企则为80%左右,而目前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直供销售比例仅为38%。一直以直供为代表的宝钢70%以上的产品是直接销售给大型制造企业的,而韶钢则选择与中铁物贸公司签订了35万吨建筑钢材直供合同,马钢钢材直销比例也超过50%,凌钢方面宣布已把提高直供比例列入工作计划,而河北钢铁也一直在加强直供业务。 那么是否钢厂直供就完全试用于目前形势?据了解,并非所有工程工地都愿意接受直供的方式,首先,工地拖延、欠款等现象十分普遍,钢厂资金流动性的压力将面临较大压力;另外,钢厂物流灵活性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配货的周期等问题。 另外,据了解,华东等相对规范的钢材市场,厂提价格的也越来越多,由于行情的低迷,商家为了控制风险,避免大量货物存在手中,厂提的发货方式也逐渐被接受,而这样的情况出现后,就会出现两种结果;厂家直供大型工地,另外,具有一定代理权的商家发布厂提资源,中间商、贸易商的生存空间被挤压;而换个角度来想,也是由于贸易商订货不积极,导致钢厂自寻出路。归根结底,经济低迷,行业面临转型,不适应发展需求的自然被淘汰。 直供是钢厂在面临产量过大、消化力度弱情况下的一种选择,而再次其中钢厂直供可能挤压钢贸商的生存空间。那么,钢厂想从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势必会延伸钢材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功能,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依旧需要钢贸商这个服务型的桥梁。而对于钢贸行业来说,这也将导致整个贸易行业内部洗牌,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会淡出市场。 这种调整对于钢贸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将会促进钢贸行业的整合,对于行业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钢贸商本身行业水平参差不齐,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继续生存,改革并发展。提高中间商的整体水平,促进全国钢铁流通行业“散、乱、小”的现状向集中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