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并购明年一季度或有大动作 |
中国即将开始新一轮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的分析理由有这么几点,一个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有60%的产能集中度任务,再者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去选择重组的阶段,低利润、大量的低附加值产品等等。工信部会同钢铁工业协会的调研也在紧密进行中,2014年一季度或会有一些新政策出台。 【全球钢铁行业并购历史】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的钢铁行业一共经历了4次并购浪潮,很大程度上挽救了这个传统制造业,延续了行业生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金融巨头JoPo摩根吞并了785家中小钢铁厂,并把收购的这些钢铁厂合并成美国钢铁公司,造就了世界上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超大型公司,控制了美国钢铁业产量的70%,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的行业合并。 20世纪70年代,世界排名第六的八番和排名第十的富士钢铁公司合并成立新日铁,其钢产量一跃达到3295万吨,名列当时世界榜首,这宣告了日本钢铁业黄金时代的来临。 20世纪90年代,欧洲钢铁行业的大并购浪潮,形成了卢森堡的Arbed集团、法国的Usinor集团、英国的Corus集团、德国的Thyssen-Krupp、意大利的RIVA 集团、英国的LMN(Ispat)集团等国际大钢铁集团。至此,欧洲钢铁业达到顶峰,全球十大钢厂中坐拥六席,也是钢铁并购行业真正跨越国界,过渡至完全国际化的阶段。 本世纪初,法国于齐诺尔、卢森堡阿尔贝德和西班牙阿塞雷利亚3家企业联合组成安赛乐,钢产能达到46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钢铁企业,形成了第四次浪潮。 经过这四次并购浪潮,全球欧美市场的钢铁行业不断地在技术和渠道上整合,融资模式的改进,深化推进了整体产业链的开发。 在中国,我国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1999年,该时期是政府主导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主要为省内企业重组,也有跨省重组,重组方式为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资产划拨调整。 2000年-2005年7月,该阶段的钢铁业并购重组以政府主导为主,港资和民营企业开始参与进来,但此阶段的重组力度不够,由于钢铁企业数量增加,钢铁产量快速增长,行业集中度反而降低。 2006至今,2005年钢铁产业政策颁布后,行业并购重组加速,该阶段政府引导与市场结合,国企、民企、外企均积极参与,除了省内、区域内国有企业重组外,还有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跨所有制的联合、并购和重组,既有横向重组也有纵向并购。兼并重组方式从无偿划拨逐步向股份转让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收购的方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