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多方勒死裤腰带 钢价只能继续滚 |
钢企网资讯中心 综合报道 目前全国钢材市场共同的特征是,冷清,低迷。钢贸企业最喜欢说的一个词是“走量”,最纠结的是“资金”,最关注的就是钢价何时探底终止,何时止跌回升。 【市场实地走访:众钢贸商之言映照市场现状】 在北京的百子湾钢材市场,商铺大多已锁上了门,行人寥寥无几,整个市场,基本门口罗雀。 “现在就算有生意,单子也特别小,基本是50根、100根(钢管)地要。一个月能有一两个客户上门拿货就不错了。”北京万润利达钢铁有限公司的乔经理说。 市场人士也表示,现在还在市场里的都是真在做实业的,只想着拿钢材做融资的人早就走了。 有做多年钢材生意的钢贸商表示,过往的五年,这里是一片喧嚣与躁动的场景。早上八点开门,营业部一直要忙碌到晚上八九点才下班,而仓库则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把当日货发完,发货的卡车从仓库一直排到大马路,甚至有客户早上六点就上门排队等货。现在呢?大多商家均无奈表示,从未遭遇过像今年这样的处境。 【产量与销量形成巨大的剪刀差,钢价直挫底部】 如今,钢铁行业贸易环境的骤变和钢材价格突如其来的转折,让众多钢贸企业措手不及。国内各地方政府收入的减少导致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量下滑,而连锁反应到钢材现实与预期需求的下限从而带动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 十年间,产量和销量形成了巨大的剪刀差。上海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钢铁产量由2000年的1778.70万吨,增至2010年的2214.27万吨;而销量却由2000年的201.11万吨降至2010年的39.68万吨。而再从2011年行情看来,2012年的预测业内唏嘘一片。2012年每个季度中国钢铁业都将遭遇亏损,这也将是该行业史上首次全年亏损。 另外,需求下降也导致行情急剧下跌,螺纹钢已经由2011年5000元/吨的平均价格跌到现在的3500元/吨,甚至比螺纹钢的原材料的价格还低。 【黄金行业越发亏损越发萎缩,银行与融资因素是关键】 钢贸企业一向具有资金密集型特征,因此钢贸业与银行早就在内外因素融合之下紧密地绑在了一起。 脱离了实际需求,钢铁制品一度成为受到银行青睐的一类融资抵押品,银行再通过各种融资理财基金等方式进一步加大钢贸业的杠杆,短期内扩大了钢贸的繁华,但副作用已出现,那就是在钢材市场继续萎靡时,放大了亏损。 一位总部在上海的钢贸企业人士透露,在钢贸企业内流传着一种说法,只要有1000万元,就能套出4000万元的银行资金。例如,先有1000万元贷款作联保联贷,从银行贷款2000万元,2000万元下单购货,拿货抵押,然后再运作2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然后拿着这张银行承兑汇票跑到另外一家银行做贴现。 恶性发展到达一个高峰时,势必将“火山喷发”。被告的被告,求救信也无力回天。钢贸圈发出了一份名为《关于要求紧急应对与妥善处置上海钢贸市场抽贷危机和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的特急报告》,但依旧无法避免四面楚歌。浦发银行一位信贷人士称,“近一两个月,内部已经发出风险提示,不做钢贸企业贷款。” 【裤腰带重重勒紧,资金匮乏程度加剧,钢材行情“越滚越严重”】 在钢铁行业全线亏损情况下,钢贸企业的资金链极度紧张,由于抵押物价值下降,导致银行要求追加抵押,或收回一部分贷款,从而加剧了资金匮乏的程度。 国泰君安上海虹口营业部钢材市场负责人韦正安透露,钢贸商在价值传递的过程中没有话语权,一级贸易商只能去协调,不能定价,而且别人定多少,他们都得要,对于钢贸企业,他们的工作就是搞关系,琢磨如何赚快钱。 她指出,在沪的福建籍钢贸商,一开始也是规规矩矩做生意,但是后来也可能是自身特别偏好风险,他们后来订钢材就放到银行质押,贷款后再投向别的行业,“钢材价高是实现了增值,今年的期货主力合约跌了有将近1000元,钢价大幅下跌,他们的抵押货物一直在贬值、缩水。银行就要求钢贸商把价差补回来,但是钢贸商根本就补不回来,他们投的都是房地产”。 “现在就是滚不动了。”一家钢贸企业的国内外贸科长说。更为严重的是,在此情况下,钢材产能持续上升再加上原有未消耗的库存,在需求急剧减少之时,钢材的行情只能越滚越严重。 【文中部分信息来源与财新网】 【钢企网资讯中心】 |